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世界上有丧尸病毒吗(现实版的“丧尸病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2 08:11:03    

人类历史上最最危险的恐怖是什么?黑死病?天花?这些相比于今天要介绍的这种病毒来说,都称不上恐怖。有一种病毒,能让人五脏六腑融化,将一个好好的活人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化为一滩血水。

想象一下,一个健康的人,在短短几天内身体突然崩溃,鲜血从各个孔窍不受控制地流出,生命在剧烈的疼痛和绝望中一点点流逝。在几天之后,周围被传染的人就将会遭受同样的折磨,再往后,患者所在的一个整个村庄全都被瘟疫屠戮殆尽、遍地死尸。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丧尸病毒,那毫无疑问形容的就是它——埃博拉病毒。

今天,我们将深入剖析这种恐怖的病毒,了解它的起源、传播和致命性。这不仅是一次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生命脆弱的深刻认识。

恩多贝的遭遇

1976年的扎伊尔,一场无形的灾难正悄悄逼近。一个名为恩多贝的普通孕妇,在扬布库教区医院的产科病房里正经历着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她发着高烧,身体极度不适,医生护士们都觉得她只是患上了疟疾,所以也仅仅只是用治疗疟疾的方式为恩多贝注射药物,随后再将这只用过的注射器扎在其他病人的身上。

怀孕的恩多贝女士要临产了,扬布库教区医院的比修塔修女为其接生,可居然接生出了一个浑身沾满鲜血的死胎!这下医生们惊慌失措了,这显然不是疟疾所能造成的。

恩多贝女士的病情随后开始了急剧恶化,她开始剧烈呕吐,黑色的呕吐物喷溅得到处都是。人体宛如小型的病毒喷泉,那种场景让人心惊胆战。她的大小便也开始失禁,粪便中夹杂着鲜血。

医疗团队眼睁睁地看着她走向死亡,却束手无策。那种无助和绝望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医生的心。最终,恩多贝女士在痛苦和挣扎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这场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恩多贝女士去世后不久,曾经为其接生的比埃塔修女也开始出现类似的症状。

她也开始了剧烈呕吐,排出黑色的粪便,甚至眼中流出血泪。这些症状让人不寒而栗,也预示着另一个生命的即将消逝。

比埃塔修女的病情恶化得比恩多贝女士还要快。她躺在床上,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医院里的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他们纷纷逃离医院,生怕自己也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那种恐慌和混乱,仿佛一场梦魇。最终,比埃塔修女在痛苦和挣扎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与恩多贝女士一样,成为了这场灾难的牺牲品。

随后,这种以前从未被发现的可怕病毒就将所有留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全部感染。

没错,这就是埃博拉病毒。这病毒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它能够具备如此之大的杀伤力呢?

最狡猾的病毒

当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病毒杀死,而埃博拉病毒则要聪明的多——它进入人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击免疫系统,使其措手不及。

病毒侵入人体之后,首先会粘附在细胞表面,狡猾地寻找入侵的机会。一旦成功进入细胞内部,它便开始了疯狂的复制,以惊人的速度在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等关键部位扩散,这一过程极其迅猛和隐蔽。

随着病毒的不断繁殖,它开始攻击更多的细胞,从肝细胞到骨髓细胞,再到血管内皮细胞将无一幸免。

这些原本健康的细胞在病毒的侵袭下逐渐失去功能,导致整个身体机能陷入混乱——肝功能衰竭、排毒系统崩溃、代谢紊乱。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将会非常痛苦,感染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发烧等。

感染后的五到七天,患者局部皮肤就会出现无瘙痒的红色弥漫性斑丘疹,或伴有皮肤脱屑症状。

由于病毒侵入消化系统,患者在发病数日内会表现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水样性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严重的腹泻可能导致脱水、休克和低血压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出血症状。这包括便血、皮肤出血、粘膜出血、阴道出血和尿血等。

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随后,恐怖的事情就发生了,感染了埃博拉的人会在你的面前活生生的“融化”掉,也就是将一个活人活生生的融化成一堆死细胞。这场病毒的侵略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血液会从患者身上每一个孔洞流出,这不仅包括口腔、鼻腔、眼睛,甚至还有毛孔、皮肤上也会出现大量的瘀斑,而患者的五脏六腑就如同是被融化的一般,几乎全部成了血水,最终的死状极其渗人。

目前,埃博拉一旦发作,无药可医。发病后死亡风险能高达90%。这就意味着,一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生还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通常来说,致死率极高的病毒,传染性会非常小,可埃博拉却是个例外,它可谓是把致死性和传染性这种“天赋”全都给点满了。

埃博拉的传播非常简单,它可以通过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传播,如血液、分泌物、唾液、粪便、尿液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传播的途径。当接触到埃博拉病患的血液之后,哪怕是揉了一下眼睛,也有可能因此被传染。

同时,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和发病时间也让人防不胜防。潜伏期在2-21天左右,在这期间,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了。等到发病的时候,病毒就已经开始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器官出血。

降临非洲

这样一个传染性极强的瘟疫,偏偏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降临到了防疫能力几乎为0的非洲。非洲的许多地方医疗设施非常薄弱,医院也几乎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加上非洲一些国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公共卫生投入有限,想要大力防控疫情几乎不可能。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患者基本上只能在家里等死。

1976年,埃博拉首次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爆发。在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疫情中,死亡率高达88%。

之后的几年里,埃博拉病毒疫情在非洲又有数次小规模爆发。2014年至2016年期间,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造成了超过1.1万人死亡。

而且,这些数字仅代表了部分疫情的数据,有许多的死者根本没有机会被统计到。疫情爆发期间,许多患者因广泛性内出血而死亡,场景宛如人间地狱。

在每次疫情中,联合国卫生组织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控制病毒的传播,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提高公众对预防措施的认识等。然而,这对于控制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许多非洲地区仍然保持着十分传统的宗教观念,这种社会环境给防控工作添了不少乱。

比方说,非洲某些地区存在着这样的习俗——当亲人去世之后,家属需要亲吻他的尸体。而这就给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病人死亡之后,埃博拉病毒仍然会停留在尸体上,家属亲吻尸体之后便会被传染。

同时,非洲的部落十分信奉传统的巫术,甚至觉得瘟疫的爆发是神的旨意,当外部派来的医疗队伍进入非洲地区时,有时还会遭到当地居民的阻拦。

他们不太愿意让医疗人员去处理病患或者死者,觉得这有违他们的风俗。随着疫情的愈演愈烈,各种各样的阴谋论也在非洲传出:

有人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埃博拉病毒,那些病人之所以会死,是被那些医院里的白人杀死的,当黑人被送往医院之后,白人便将他们杀死,再摘去他们的器官售卖。

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之下,许多地区掀起了反抗医疗的运动,甚至有八名白人人员被当地居民给活活打死。疫情的防控工作举步维艰。

非洲小国的人们面对埃博拉病毒,大多只能依靠自身抗体,生死听天由命,就算有幸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挺过来。埃博拉病毒病还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它会损害肝、脾、肾等器官,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结膜炎、心肌炎、肺炎等症状。

这些并发症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还进一步增加了死亡的风险。

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康复后的患者会出现持续的关节痛和肌肉痛。有些患者痊愈后,视力会下降,甚至有人失明。很多经历过埃博拉病毒的患者,都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这些问题。有的患者痊愈后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了,经常忘事儿,甚至连自己发病时的经历都记不起来了。

我国对埃博拉防控的贡献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要知道,鼠疫和HIV都仅仅只是三级,而埃博拉为最高的等级,达到这个等级,意味着这种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全球的大规模传播,同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埃博拉也是最高等级的生物恐怖袭击武器,这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甚至可以被当成生化武器使用。2014年至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由于瘟疫的严重破坏,促使了全球范围内的疫苗研发工作。在这一点上,我国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个新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且在2014至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就奔赴非洲疫区去完成了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这是第一个在境外开展临床研究的中国疫苗。

这个疫苗还在2015年完成了在华非洲人群的1期临床试验,效果非常好。之后,他们还在塞拉利昂进行了2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这个疫苗的原理也很先进。它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一种普通的感冒病毒的糖蛋白替换成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这样一来,改造后的病毒就能刺激我们的身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而且还没有致病性。

后来,陈薇院士领衔研究的埃博拉疫苗得到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这意味着我们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抗埃博拉病毒疫苗的国家。

这款疫苗还特别适合西非的气候,能在高达37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稳定至少两个星期,为世界埃博拉疫情的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每一次的疫情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挑战。埃博拉病毒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病毒,曾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恐慌。然而,正是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探索,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中国对埃博拉疫苗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闪耀的亮点。未来,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人类将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疫情的挑战,共同守护自身的健康和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