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檠”字怎么读?
读音为“qíng”,同音字“晴”,部首为“木”,总笔画16,上下结构。
二、“檠”字基本解释:
⑴ 辅正弓弩的器具。
《淮南子·修务》:「故弓待檠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
汉·刘向〈劝学〉:「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
⑵ 灯架、烛台。
宋·苏轼〈姪安节远来夜坐〉诗三首之二:「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⑶ 灯。
北周·庾信〈对烛赋〉:「莲帐寒檠窗拂曙,筠笼熏火香盈絮。」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诗四首之三:「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⑷ 矫正。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⑸ 拿、托。
《喻世明言·卷一七·单符郎全州佳偶》:「空手忽檠双块玉,污泥挺出并头莲。」
三、“檠”《康熙字典》:
四、“檠”字源演变和字形对比:
五、成语“补阙灯檠”解释:
补阙灯檠 bǔ quē dēng qíng:
解释: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该成语出自 宋·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