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点面结合法是什么意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9:40:39    



一.什么是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其中,“面”顾及了全局,体现了广度;“点”突出了重点,体现了深度。

使用“点面结合”法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顺序性:一般来说,先写面,后写点,如此顺序,条理清晰。

2、要详略得当:“面”要概括地写,“点”要详细地写。

3、要紧扣中心。“点”和“面”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决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战。

如笔者的《怀念煤油灯》,就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文章中的“那时候,家家都点燃着一盏煤油灯,借着灯光,各行其事”这句话,领起了下文,就是“面”。

随后,描述了煤油灯下的各色人群,就是“点”。

第①点:煤油灯下,是老人们的纳凉闲话场所。

第②点:煤油灯下,是听大人们说故事的地方。

第③点:煤油灯下,父亲在喝他那杯永远喝不完的烧酒。

第④点:煤油灯下,母亲在忙着给孩子们缝缝补补,洗洗刷刷。

第⑤点:煤油灯下,我在着那些无头无尾的小人书,寻找着自己不太明确的理想。

同时,这里进行了详略处理,略写了前四种人,详写了我那不太明确的“文学梦”。


张八爷寸土不让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

当时的东北,流匪横行,草寇肆虐,他们占山落草,祸害百姓,伦理不讲,无法无天,有奶便是娘。

但佳木斯二龙山的大掌柜张老八,却是一个好土匪,他很讲义气,极有气节。他与手下弟兄约法三章,不掳掠百姓,不打家劫舍,不拦路抢劫,只和官府作对,只与豪门为敌,且让贪官污吏胆战心惊;尤其是他和日本人有着杀父之仇,淫妻之恨,最是见不得日本人,一见日本人,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于是当地百姓尊称“张八爷”。

这一天,张八爷出席地方各界名流集会。其间,地方大员,饱学宿儒,硕师名人,草泽英雄,宦家公子,富家子弟,长袍绅士,万头攒动。而张八爷则正襟危坐,脸色阴沉,不啧一言。

席间一位日本浪人猝起发难,他阴阳怪气的说道:“久闻张八爷文武双全,文慑大江南北,有经天纬地之才、空谷绝今之学,武震长城内外,可执中原武学之牛耳,可否请八爷即席赏赐墨宝,让在座各位一饱眼福?”

张八爷心知是计,是欺我大字不识,然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于是只得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伺候。

这时,只见张八爷仿曹子建之举,来来回回踱了七步,潇洒自如的站在了案桌之前,瞻顾片刻,在满幅宣纸上,挥毫泼墨,一个大大的“虚”字落于纸上,左右端详,倒也匀称,手下人终于将悬着的那颗心放下了。之后,张八爷得意地落款“张老八手黑”,并紟上朱印,掷笔而起,踌躇满志,彷徨瞻顾。

日本浪人,面对题字,莫名其妙,面面相觑;在座的衮衮诸公,也不得要领。还是机敏的侍从秘书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纰漏,随即贴近张八爷,悄声进言:“八爷,您的‘墨’字怎么少了个‘土’?‘手墨’成了‘手黑’了。”

张八爷一愣,可不是么,“墨”怎么成了“黑”呢,若当场更正,岂不留下笑柄?张八爷处变不惊,凝神片刻,随即大声呵斥秘书:“我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么,只是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我身为华夏子民,能让他们带走我中华宝土么?我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赢得满堂喝彩。

用错一个字,表现出了张八爷作为一位中国人慷慨豪迈的凛然气节。

一席落落丈夫语,大义无亏。几个日本浪人也自感无趣,难以发作,只得悻悻退场。

这张八爷虽则出身草莽,然粗中有细,心定无畏,突发奇招,琢丑石为美玉,变错字为神奇,未凭兵戈之利,仅以墨宝,垂裳而治,长我民族气节,捍卫社稷尊严,其耿耿爱国心,拳拳报国情,可略见一斑。

好一个寸土不让的张八爷,好一个爱国不辱的张八爷。

【名师点评】

这篇小小说是根据东北王张作霖的轶事构思而成,描写了一位爱国土匪的饱满形象。

读这篇小小说,须注意一下几点。

1.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小说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并顺手贬斥了当时东北流匪横行,祸害百姓,这就对张八爷映衬了一笔。

随后,小说笔触一转,赞美了张八爷,并特别点出他与日本人的不共戴天之仇,就为故事的发生而予以铺垫,予以张本,这就是小小说的“面”。

小说的主体部分详细描写了张八爷和日本人的过招场面,这就是小说的“点”。

如此一来,就构成了“点面结合”也。

2.设悬念,抖包袱。

日本浪人开始发难,欲让张八爷当场出丑,张八爷也心知肚明。

随后描写了张八爷仿曹子建之举,来来回回踱了七步,潇洒自如的站在了案桌之前,瞻顾片刻,挥毫泼墨,一个大大的“虚”字落于纸上,随后得意地落款“张老八手黑”。

“张老八手黑”,什么意思?这就设置了悬念,就让在座之人,不得要领,最后还是“机敏的侍从秘书看出了其中纰漏,随即贴近张八爷,悄声进言”。

然而,张八爷不是粗俗土匪,而是智慧之士,更是爱国高士,只听他说“我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么,只是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我身为华夏子民,能让他们带走我中华宝土么?我这叫寸土不让”。

一席高言谠论,抖开了包袱,解开了谜底。

3.卒章显志手法的使用。

小说最后一段文字,乃是点睛之笔,,展示其“耿耿爱国心,拳拳报国情”。

如此一来,就以“好一个寸土不让的张八爷,好一个爱国不辱的张八爷”紧扣了主旨,并回扣了题目。


走过路口

我家的西面,是个繁闹的十字路口。

路口以东,是个出租车场地;路口以西,是个菜市场;而附近又是闹哄哄的居民区,但见走卒贩夫,比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日里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每天早晨,天色欲晓时分,我就起床晨练了。

每次走到路口,我都有意观察一下行人过路口的场景,这各色情形常让我感慨不已。

一对老人领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走过来了,两位老者缓缓走在前面,小孩子一蹦一跳地跟在后面;而一到路口,老者就停下了,小孩子走近后,也停下了,两位老者和孩子的手,不约而同地伸了出来,紧紧握在了一起。

我就站在他们身边,我仔细看了,也仔细听了,老者没有说话,孩子也没有说话,他们的手,是同时伸出来的。

于是,我心倏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心里热乎乎的。

哦,这是一种默契,是心灵有约的一种默契啊。

两位老人紧紧拉着孩子的手,慢慢地走过了路口。

一对中年夫妇走过来了,他们到了路口,相视一笑,也不约而同地拉起了手,左顾右盼一番,见车辆渐少,遂携手慢慢地走过路口,过路口后,又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松开了手,并肩而去。

看着这景象,我的心头暖意融融,哦,这牵手而过的一世情缘,相伴相随相辅相佐的人之中年,是多么好啊。

有一次,也是在这个路口,我十分有幸地见到了让我怦然心动、终生难忘的一幕。

那一天,一位六十多岁的华发老者与一位八十多岁的耄耋老者,一起走到了拥挤的路口。华发老者先一步走到了路口,他停下来了,显然是在等着耄耋老者的到来。那耄耋老者白发皓髯,童颜鹤鬓,颤颤巍巍,走到路口,华发老者拉起了他递上来的手,两人紧紧携手,姗姗走过路口。

此时此刻,我心头一热,热泪顺着脸颊,汹涌而下;那些走过路口的形形色色的路人,也都停下了脚步,毕恭毕敬,为之行注目礼;就连那些为利而来、为利而往、随俗浮沉、歘歘驶过的车辆,也都放慢了车速,恭候着两位老人家的缓缓走过。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幕啊。

一位华发苍苍的老头领起一位耄耋老者的手,互相依偎,互相搀扶,蹒跚着走过路口,这景象至今牢记心头,让我久久难忘。

看着这些情景,我常常想到很多很多,人生其实就像走过路口一样,常常须要拉起手来,彼此提携一番啊。

不是么,人之孩童时代,最依恋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那温暖的胸怀就是我们心中最宁静的避风港湾,当我们遇上困难、面临风险、遭遇灾难时,我们是多么的依恋自己的父母啊;而当孩童一旦长大成人,于是父母渐渐老去,他们就开始依恋儿女们那坚强挺拔的胸膛和那双有力的大手了,人之将老,体力丧失,处世能力渐渐丧失,随之,他们的心态也开始变得脆弱,他们只得将自己孱弱的身体托付于儿女,把自己年迈无力的手交与儿女,这是一种人生的交接,这是世上醉人心魄的时刻啊。

当你牵起老父老母的手时,你已经做出了人生的庄重承诺。记住,要好好地恪守承诺,挺直腰杆,攥紧父母的手,坚定庄重地走过路口。

【名师点评】

读《走过路口》这篇散文,须得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文章开篇描述了我每次走到路口,都有意观察一下人们过路口的情形,这各色情形常让我感慨不已,“各色情形”就是所谓的“面”,并以此言领起了后面的三幅画面(点)。

第一幅画面:描述了一对老人领着小孩子走过路口的情形,极力赞美其心灵有约的默契之情,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幅画面:描述了一对中年夫妇携手走过路口的情形,赞颂了牵手而过的一世情缘和相伴相随、相辅相佐的人之中年,这是第二个点。

第三幅画面:描述了华发老者与耄耋老者携手走过路口的情形,让走过路口的人都毕恭毕敬行注目礼,这是第三个点。

2.篇末点题手法的使用。

文章议论了孩童时代,父母的胸怀是我们的避风港湾,当我们遇上困难、摊上灾难时,我们最依恋父母;当父母老去,他们就开始依恋儿女们了,人之将老,能力丧失,只有将孱弱的身体托付于儿女,这是人生的交接,是醉人心魄的时刻。因此,当你牵起父母的手时,已经做出了人生的庄重承诺,要恪守承诺,挺直腰杆,攥紧父母的手,坚定庄重地走过路口。

最后一言,篇末点题,也回扣了题目。

生日礼物

七月流火,融石铄金。

还不到九点钟,太阳已经烧成了一个蓝色火炉,春天还一副小鸟依人、柔情脉脉的少女模样,这时却“滋滋”的喷着毒气,得势独夫一般,炫耀着威风,炙手可热。

今天是他的生日,几天前,他就决定了,他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他把自己平时积攒起来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全拿出来,干一个大工程,买一套他朝思暮想的《天龙八部》。一想到《天龙八部》,他激动得竟有些颤抖,你想啊,一个刚刚14岁的小小初中生,竟然拥有一套《天龙八部》,一套精装版的《天龙八部》,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如果不是为了这,像今天这个日子,像今天这种天气,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门的。

他脚酸腿软的骑了一个小时自行车,刚进县城,便被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挡住了去路。他跳下车子,顿时,一股令人窒息的燠热,扑面而来,他眼前一黑,顿感一阵剧烈的眩晕。

他稳了下神,撑起自行车,挤进了人群,儿童的好奇心吸引着他想看个究竟。

他刚钻进来,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只见前面悬一大字横幅“情系灾区,爱心奉献”,下面是几张并起的桌子,桌上是几个红色捐款箱。

桌子前,捐款的人汇成了一道长长的人流,挨挨挤挤,拥向桌子,走到桌前,便将手中的钱票投入捐款箱中。人群中有青年人、中年人,还有鬓发如银的老人和稚气未脱的儿童。

正当他扶车观望之际,一位穿红色连衣裙的年轻妈妈,领着一个三四岁的稚儿走过来了,小家伙迤逦蹒跚,来到桌前,努力地翘起脚,将手中一把小票票举过头顶,放在了箱子上。

妈妈弯下腰,看着孩子,问道:“豆豆,想想,钱是给谁的?”

小家伙歪着头,努力想了好一会儿,依依呀呀的说道:“给——小哥哥——小姐姐上学——”

“呀,好豆豆,妈妈的好豆豆,从小就知道想着别人——”妈妈把儿子抱进怀里,“叭”的一声亲了一口。

他心里一热。

一位拄着双拐的中年汉子,慢慢的走过来了,他来到桌前,站稳身子,抹了把热汗,在口袋里摸了好一会,才拿出一张十元钱,放在了箱中。然后他颇有些难为情的说道:“钱不多,一点心意吧。”

一位工作人员忙说:“谢谢了大哥,我代表灾区兄弟姐妹谢谢你了,你自己身体都不便——”

“没什么,我再难,也还有个家,热汤热饭的,灾区兄弟,难哪——”

这荡气回肠的叹息声,使他心里又猛地涌起一股热流,他下意识摸了下口袋,要知道,这里面是一百元钱哪,这是他的《天龙八部》啊。

他很为难,在他心中,一边是让他魂系梦牵的《天龙八部》,一边是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着的灾区人,怎么办呢,他实在是舍不下《天龙八部》啊,尤其这是自己的生日礼物啊,于是,他决定赶紧逃走。

人群中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来是一个两鬓苍黄的老年女乞丐,拄着一根棍子,颤颤巍巍,步履蹒跚,沿着捐款队伍,一路伸手乞讨过来,边走边乞讨,她逐渐走近了捐款箱。

他的眼里一下放光了,他顿时觉得要有好戏看了,你个老叫花子,真会弄事,要饭你也不看个去处,到这个地方来,我倒看看你怎么伸手,于是他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先看完热闹,再撤。

这时只见那位老女乞丐,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手心向上,而是把她那脏兮兮的要饭袋子,放在了桌子上,从她的怀里掏出一个同样脏兮兮的塑料袋子,里三层外三层,终于,她慢慢的从里面掏出了一张十元钱,用她那脏兮兮的双手,庄重地放在了捐款箱中,然后,她面色安详,折身而退。

面对这超出常规的举动,大家惊呆了,地球似乎在这一刻也停止了转动。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缓缓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稀稀落落地,有几下掌声响起,徐徐地,一声引来万声起,猛然间,掌声暴然而起,似排山倒海一般,经久不息。老乞丐流下了两道长长的热泪,她倒退着走出了人群,又乞讨去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很恶心,很肮脏,很猥琐,很乞丐。他仿佛又听到了那依依呀呀的童音和那位残疾大哥荡气回肠的叹息声,他脸红了:“我这个王八蛋!”他恶狠狠的骂了一句。

然后,他猛地挤到了桌前,心一横眼一闭,将他的一百元,毅然投入了箱中——

别了,段公子!别了,乔大哥!灾区的兄弟姐妹在受苦呢,咱们——后会有期!

“谢谢了,这位小同学,我代表……”

他在工作人员的道谢声中,钻出了人群。

人流,继续缓缓向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激动着,他的心头升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他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我们的百姓,是多么的古朴淳厚,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尚可以有为。

他的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仿学生记叙文,描写了为灾区捐款的事情。

读这篇作文,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并形成了线索。

①作文是以环境描写开始的,使用了比喻、拟人手法描写太阳,极力渲染了天气的酷热,为捐助场面进行第一次铺垫。

②文中的“他”,为买一套朝思暮想的《天龙八部》,不顾天热,脚酸腿软的骑了一个小时自行车,到县城时“一股令人窒息的燠热,扑面而来,他顿感一阵剧烈的眩晕”,这是二次暗写天气的酷热。

③在捐助现场,一位拄着双拐的中年汉子,慢慢的走过来,“抹了把热汗”,这是第三次暗写天气的酷热。

对于天气酷热的描述,为捐款场面极力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捐助热情之高,并形成了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

2.文章使用了层层铺垫。

文中的他是一位初中生,今天他要买一本书。

首先,今天是他的生日,这是个特别的日子;第二,他的零花钱是日积月攒的,平日舍不得花的;第三,《天龙八部》是他朝思暮想的一套书;第四,今天太热了,像这种天气,平时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门的。

这就层层铺垫了他对《天龙八部》之爱,然而面对汶川捐款,他最后毅然捐出了自己的所爱,足见出其精神可贵。

3.对捐款场面描写,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首先总写捐款场面:上悬大字横幅,下面是并起的桌子和捐款箱,捐款的人有青年人中年人,还有老人和儿童,这就是“面”。

随后描写了捐款人,这就是“点”。

第一个“点”:描写了一位年轻妈妈和孩子,意在突出对下一代的爱心教育。

第二个“点”:描写了一位中年残疾人,对他的描写突出了两点,一个是细节描写“在口袋里摸了好一会”,一个是心理描写“颇有些难为情”,这均见出残疾人之艰难。

第三个“点”:最令人难忘的是,当数对一个老年女乞丐的捐款描写,先描写了其外貌“两鬓苍黄”,“拄着一根棍子,颤颤巍巍,步履蹒跚”;其次使用了悬念,“他”见女乞丐走来,顿觉要有好戏看了,然而文章并未顺着这一思路写下去,而是来了一个惊天逆转,只见那位乞丐,从一个脏兮兮的塑料袋子,掏出了一张十元钱,用脏兮兮的双手,庄重地放在了捐款箱中,这里连续强调了“脏兮兮的要饭袋子”、“脏兮兮的塑料袋子”、“脏兮兮的双手”,这均与她的她面色安详形成了鲜明对比,用她脏兮兮的外表,反衬出她那颗高尚善良的心。至此,捐款场面达到了高潮,文章也达到了高潮,“掌声暴然而起,似排山倒海一般,经久不息。老乞丐流下了两行长长的热泪——”

第四个“点”:在三次捐款的感召呼唤下,他先是“他心里一热”,接着“这荡气回肠的叹息声,使他心里又猛地涌起一股热流”,最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很恶心,很肮脏,很猥琐,很乞丐”,于是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最后,又描写了“人流,继续缓缓向前”,这就又回到了捐款人群,乃是“面”也。

4.篇末点题手法的使用。

文章最后升华了主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我们的百姓,是多么的古朴淳厚,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尚可以有为”。


刷子李

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这等传说,你说神不神!

这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名师点评】

读冯骥才先生的《刷子李》,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刷子李》开篇即是对“天津卫的人”的概括性描写,就是所谓的“面”。

“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而那些“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展示了“有绝活的”和“没能耐的”的区别,同时,这里还使用了短句,就使得语言对称工整,简洁有力,形象生动,紧凑鲜活,将天津卫码头的情形描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作者随后介绍了“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因为“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他们对待“唱大戏的”,那可真是爱憎分明,你看“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这就再次使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展示了天津人对才高八斗者的恭敬和对庸劣不堪者的鄙视。

如此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你看“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这一部分就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津码头的世俗民风和“优胜劣汰”的环境,为人物预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背景,并交代刷子李名称的由来,从而为“刷子李”的出场做好了充分铺垫。

后面讲述了刷子李带领小徒曹小三的一次刷墙经历,展示了这位市井奇人的奇妙绝活和刷墙神功,这一部分就是“点”。

如此一来,就使用了“点面结合”法。

2.使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

刷子李有个小徒叫曹小三,“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这里侧面描写了“刷子李”的功夫。

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什么派头?那就是须得“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给人家干活,还得“照他的规矩”,这就侧面描写了“刷子李”之“派头十足”也。

刷子李干活时,但见“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这里连续使用了“匀匀实实”、“白得透亮”和“白得清爽”等词语,正面描写了刷子李的功夫,让人觉得美感十足;对于此,“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这就侧面描写了刷子李的功夫,这就综合使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