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的“烧酒”(白酒,北方称烧刀子)品种很多,有糟烧、蕃薯烧、糯米烧等等,在商品贫乏的过去,勤劳的台州人民把多余的蕃薯等粮食,用土法做成“烧酒”,满足自己的口欲,那时候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做点“烧酒”喝,现在比较有名的“宁溪糟烧”,号称“台州的茅台”,就是在土法做酒的基础上,改进工艺后做出的酒。周末去黄岩宁溪一亲戚家,感受了用“酒糟”蒸馏出“烧酒”的全过程,本人概括为:备好原料、上锅蒸馏、调剂成酒三部曲。
1、备好原料。顾名思义,“糟烧”的原材料就是“酒糟”,用做黄酒后留下的酒糟,放在锅里蒸馏出来的“白酒”,就叫“烧酒”。当然,如果直接用酿制的,不经提取的原酒去蒸馏,酒质会更好。
2、上锅蒸馏。土法蒸馏出来的酒叫“烧酒”,这是老百姓最形象的叫法,就是把酒糟倒入一个大锅,用柴火烧煮,因为酒精汽化的温度比水低,经过柴火烧煮后,酒精汽化上升到盖着的另一个锅的锅底,因此锅里放着可循环的冷却水,酒精汽体遇冷凝结成水滴,滴落到蒸锅中间的不锈钢上(见下图照片),通过一个皮管流出,刚流出的100毫升液体叫“头酒”,有容器里的杂质,不能食用,需倒掉,此后流出的液体,才是可食用的“烧酒”(白酒),但酒糟里酒精含量有限,蒸馏出来的液体中酒精含量逐渐减少,一般酒精含量低于30度的,都作“尾酒”处理,先留着,等下次蒸馏时,加入酒糟里一起蒸馏,这样不浪费。
3、调制成酒。由于不同时间段蒸馏出来的酒精含量不一样,高的酒精含量可达70-80度,低的不到30度,那就需要把不同酒精含量的“烧酒”,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进行调剂制,一般调制到50度左右,封装到酒坛或酒缸里。由于刚烧出的“烧酒”含有甲醇,有害健康,需要珍藏一年以上,让酒里的甲醇逐渐挥发,酒香更浓郁,酒也更醇厚。
总之,土法制酒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据说决定酒的品质好坏,主要是酒粬和工艺。